企業文化
2020-03-18 閱讀:
他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;
他是一個暖心的父親,最愛曬女兒畫的畫,寫的字;
他是最早奔波在人防公司抗擊疫情一線的后勤保障“主心骨”;
哪里有公司下沉人員的防護需要,哪里就能第一時間出現他的身影。
他是王軍,武漢市人防工程專用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綜合管理部的一員,
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,讓他倒在了抗擊疫情的路上
……
3月8日晚,連續忙碌近40天的王軍,忍著身體的不適,與人防公司后勤保障組的伙伴溝通第二天要分配的物資,盤點存貨能用多久,需不需要再去采購一些回來,各種事情對接完,已經是夜里10點多。
一個小時后,他感到身體的不適感和疼痛感增強了一些,以為是老毛病腎結石發作了,想著第二天一早給大家送完物資后,再抽空去醫院看看。但是這次的疼痛感比以往都不同,讓“大塊頭”的他完全扛不住。凌晨一點多,王軍撥通了江櫟軒的電話,說,“情況不對,快送我去醫院!”
江櫟軒連夜趕到王軍蔡甸的家,于凌晨2點多送他到蔡甸區人民醫院,治療腎結石。結果在檢查中醫生發現,王軍的心臟有重大問題,當地醫院處理不了,趕緊聯系120轉院到亞心??漆t院。
此時的他,雙腿麻木已不能動彈,身體失去了知覺。很快,亞心??漆t院的檢查結果顯示,動脈空腔極少,幾近閉塞,心臟主動脈夾層破裂,冠狀動脈粥樣硬化。簡單說就是心臟處血管破裂,淤血堆積阻礙了血液流通,下肢無法得到供血。醫生看了報告單非常嚴肅地說:“趕緊手術,否則隨時有生命危險!”
▲躺在病床上的王軍
因疫情期間,所有手術必須在核酸檢測排除以后才可進行。在經過艱難的等待后,王軍被排除了新冠肺炎感染,于3月10日凌晨至中午進行了第一場心臟手術,手術進行了近十幾個小時。因病情復雜,王軍本身又有其他疾病,第一場手術效果并不理想,醫生檢查發現病灶處仍有少量積血滲出。3月10日晚上8點到10點半,又進行了第二場手術。隨后,王軍被轉到ICU繼續治療,仍未脫離危險期。
拿著醫生開具的病危單,王軍的愛人以淚洗面。王軍是一家人的頂梁柱,他的雙親年事已高,父親因病常年臥床,家中孩子才上小學三年級。突如其來的重病,讓一個普通的溫馨之家,瞬間遭到了重擊。
他,是累病的……這40多天里,他3次連夜駕車奔赴80公里外的仙桃和260公里外的枝江等地采購口罩、消毒液等物資;主動配合公司領導,認真做好抗疫物資采購統計,累計分發物資萬余件。
在抗擊疫情的前線,王軍是人防公司最早響應的志愿者。在1月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時刻,口罩、消毒液等防護物資緊缺,是王軍第一時間聯系了自己的朋友,四處籌集。1月31日,他開好相關通行證明,一個人駕駛私家車,去湖北仙桃采購物資。因高速路封閉管制,他只得委托朋友將消毒液、防護服等物資送到仙桃高速出入口,幾經輾轉終于拿到了第一批口罩。
回到武漢后,接連幾天,王軍一個人開著私家車,馬不停蹄地給參與東西湖、王家灣中百超市服務,國博中心紅十字會志愿服務的同事們,送去緊急的防護物資。
王軍深知,大家只有保證好自身的安全,才能更大的發揮作用,為更多人服務。一個口罩、一瓶消毒液,都能給奮戰一線的同事們以信心和保障。
▲王軍(左)給參與志愿服務的同事們送防護品
在公司參與下沉社區服務工作后,王軍被委派擔負起下沉人員后勤保障的工作。去哪里找物資,采購到物資后怎么安排發放,下沉同事的出行證明如何辦理……這些問題每天在他腦子里盤旋。2月10日,他又帶上江櫟軒一起,一大清早出發,從仙桃、枝江等地采購拖運回一批防護物資。按照工作安排,當即,他又馬不停蹄地為集團其他二級單位送去10000個口罩,當天忙碌至凌晨3點才回到家。
在封城的前期階段,武漢各區的通行證明規定不一,如何保障大家能出小區,順利參與到下沉工作,王軍想了各種辦法和心思。經常是,白天他跟物資組的兩位同事各自在外面跑,送物資、采購防護品、跑出行證明的各種章子、給同事們送飯……晚上,當其他人都結束了工作,他還要操心物資的盤點和調配,每天忙到夜里10點多。
▲王軍(右二)與人防公司參與馳援江蘇醫療隊物資轉運志愿服務的隊員一起合影
這40多天,王軍一直奔波在路上。2月22日,他與人防公司10名志愿者一起,主動參與馳援江蘇醫療隊物資轉運工作。王軍帶領大家一大早6點就集合出發,準時趕到位于江夏區中百廣場的轉運點。在轉運點等候近2小時后,王軍與人防志愿組的隊員們一起有序卸載物資,核對簽收,分裝到公司的轉運車上。隨后,在王軍的統籌協調下,隊員們分成了兩組,分別趕往指定的江蘇醫療隊在漢陽、硚口、東西湖、臨空港等四個醫療點的駐地,為援助武漢的江蘇醫護人員送去了500余份物資補給。
▲王軍(左)受公司委派,給對口幫扶的社區送防護品
為了方便物資運輸和管理,王軍干脆住到了公司附近的父母家,各類防護物資的理貨、收貨、盤點,都是他反復往公司跑。有時候遇到突發狀況,比如雨雪天氣,要提前為隊員們準備雨衣、套鞋等防護物資,他就與后勤組的隊員們一起想辦法,四處尋找資源,為大家找回所需的物品。王軍一直默默做著防疫一線的堅實后盾,在疫情最危急的時刻,他用自己全部的力量,為沖在一線的同事,撐起了“保護傘”。
愛和希望比病痛蔓延更快。愿我們的戰友渡過生命的難關,早日康復!愿春天的暖陽,早日照耀到他的身上。